釀酒生產對微生物控制、環境衛生及工藝穩定性要求極高,需通過專業凈化工程保障酒類品質與食品安全。以下是針對釀酒廠無塵車間的定制化解決方案:
潔凈度等級:
發酵/灌裝區:ISO 5~6級(Class 100~1,000),重點控制酵母菌以外的雜菌(浮游菌≤30 CFU/m3)。
原料處理/陳釀區:ISO 7~8級(Class 10,000~100,000),防止粉塵與異物污染。
環境控制:
溫度:發酵區18~25℃(精度±1℃),蒸餾區≤30℃(防爆設計)。
濕度:發酵區60%~75%(促進酵母活性),灌裝區≤50%(防瓶口霉變)。
防交叉污染:
嚴格分區(原料粉碎、糖化、發酵、蒸餾、灌裝、包裝),獨立通風與排水系統。
過濾與氣流:
三級過濾:初效(G4)+中效(F8)+高效(H13,過濾效率≥99.97% @0.3μm)。
層流保護:灌裝線配備單向流層流罩(風速0.45m/s),覆蓋瓶口區域。
正壓控制:潔凈區(灌裝/發酵)>半潔凈區(糖化)>外部,壓差梯度≥10Pa。
微生物抑制:
臭氧周期性消殺(濃度5~15ppm,停機后通風),或過氧乙酸霧化系統(針對耐酒精菌種)。
功能分區:
高潔凈區:純種發酵罐區、無菌灌裝線。
潛在污染區:原料清洗、酒糟處理、廢液排放。
材料要求:
地面:3mm厚環氧自流平(耐酒精、耐酸堿)或聚氨酯砂漿(抗沖擊、防滑)。
墻面:316L不銹鋼板(拋光Ra≤0.4μm)或玻纖增強樹脂板(耐濕熱)。
設備:發酵罐內壁電化學拋光(Ra≤0.5μm),管道采用衛生級卡箍連接。
人員凈化流程:
一更(換鞋、戴發套)→二更(穿防靜電潔凈服)→洗手→75%酒精噴霧→風淋室(雙人雙吹,25m/s,20秒)→進入潔凈區。
物料通道:
原料經振動篩除塵→臭氧傳遞窗→糖化車間。
空瓶清洗線:超聲波清洗(50℃堿性溶液)→純水沖洗→無菌空氣吹干。
酒精蒸汽處理:
蒸餾區配置防爆型排風系統(不銹鋼防爆風機+阻火閥)。
排風管道安裝冷凝回收裝置(酒精回收率≥90%)。
CIP清洗系統:
發酵罐清洗程序:85℃堿液(NaOH 2%)→70℃酸液(HNO3 1%)→純水沖洗(電導率≤10μS/cm)。
灌裝線每日采用過氧乙酸(0.2%)循環滅菌。
工藝分析:
明確酒類類型(白酒、啤酒、葡萄酒)及工藝特點(固態/液態發酵、橡木桶陳釀)。
CFD模擬優化發酵罐周圍氣流,避免死角積菌。
基礎施工:
地面防潮層+導靜電涂層(表面電阻10^6~10^9Ω)。
橡木桶存儲區恒溫恒濕設計(溫度12~15℃,濕度70%~75%)。
凈化工程:
高效過濾器安裝前進行PAO檢漏測試(泄漏率≤0.01%)。
防爆區域電氣設備符合ATEX標準(防護等級IP65)。
驗收標準:
潔凈度:按ISO 14644-1檢測,0.5μm微粒數達標。
微生物:沉降菌≤5 CFU/皿(灌裝區),浮游菌≤50 CFU/m3(發酵區)。
國際標準:
IFS Food(國際食品標準)、BRC Global Standard(食品安全全球標準)。
3-A Sanitary Standards(發酵設備衛生設計)。
國內規范:
GB 8951-2016《蒸餾酒及其配制酒生產衛生規范》。
GB 12696-2016《發酵酒及其配制酒生產衛生規范》。
節能技術:
余熱回收:蒸餾廢氣余熱用于糖化工段預加熱(節能率≥25%)。
變頻控制:發酵罐冷卻系統按需調節(節能15%~20%)。
智能監控:
SCADA系統集成:實時監測發酵罐溫度、pH值、溶解氧(DO)。
AI預警:通過光譜分析檢測酒液微生物異常(如乳酸菌超標)。
Q1:如何防止發酵罐染菌?
罐體采用無菌呼吸器(0.2μm疏水性濾芯),定期SIP(蒸汽滅菌121℃/30min)。
接種管道設計無菌正壓保護(氮氣覆蓋)。
Q2:灌裝線瓶口霉變如何解決?
灌裝前瓶口火焰滅菌(丙烷火焰,溫度800~1000℃)。
灌裝區濕度控制≤50%,搭配局部除濕機。
Q3:橡木桶存儲區霉菌滋生?
存儲間配置紫外線循環風系統(波長253.7nm,非作業時段啟動)。
地面采用防霉環氧涂層,每周噴灑食品級防霉劑。
案例1:某白酒廠灌裝車間
潔凈度:ISO 5級,微生物合格率99.9%。
技術亮點:全自動氮氣置換灌裝+視覺檢測剔除瑕疵瓶。
案例2:精釀啤酒發酵車間
潔凈度:ISO 6級,配備PLC溫控發酵系統,風味一致性提升30%。
分區分級:原料倉庫按ISO 8級設計,減少高效過濾器用量。
余熱利用:回收發酵過程CO?用于碳酸化工藝,降低氣體采購成本。
如需進一步細化方案(如特種酒類車間設計、廢水處理系統),請提供具體參數(如年產量、酒精度、工藝流程),以便精準匹配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