規劃高效的無塵車間布局需要以工藝流程為核心,結合潔凈度控制、人流物流分離、空間利用率優化等原則,確保生產高效、污染風險最小化。以下是具體步驟和關鍵要點:
工藝分析:確定生產流程(如原料進入→加工→包裝→出口),劃分關鍵潔凈區域(如核心生產區、輔助區、緩沖區)。
潔凈等級:不同區域按需求分級(如核心區ISO 5級,外圍ISO 7級),避免過度設計。
行業規范:例如GMP要求“單向流”避免交叉污染,電子行業需防靜電。
潔凈區:核心生產區(如灌裝線、芯片封裝區)。
準潔凈區:輔助功能間(設備間、物料暫存)。
非潔凈區:辦公區、外部走廊。
緩沖區:風淋室、氣閘室(壓差過渡)。
人員動線:更衣→洗手→風淋→潔凈區
(單向流動,避免折返)。
示例:醫藥車間需設置“一更(脫外衣)→二更(穿潔凈服)→手消毒→風淋”。
物料動線:傳遞窗/貨淋→消毒→潔凈區
,與人員通道完全分離。
關鍵:高風險物料(如原料)需設置單獨凈化路徑。
直線型:適用于簡單流程(如包裝線),減少交叉。
U型或環形:節省空間,但需嚴格控制壓差(如電子車間)。
模塊化隔離:高污染工序(如粉碎)獨立隔間,負壓控制。
單向流保護:核心設備(如灌裝機)上方設垂直層流罩。
壓差梯度:潔凈度越高,正壓越大(如ISO 5級→+15Pa,ISO 7級→+10Pa)。
回風布局:回風口設在污染源附近(如設備發塵點),優先排走污染物。
設備選型:選用無塵專用設備(如不銹鋼臺面、無死角設計)。
空間預留:
設備周圍留≥80cm維護通道。
天花板預留檢修口(過濾器更換)。
管道隱藏:風管、電纜暗敷或采用技術夾層(減少積塵)。
墻面/地面:彩鋼板接縫打膠密封,環氧地坪圓弧角上翻50cm。
門窗:閉門器自動關閉,觀察窗斜角設計(防結露)。
防靜電:地面鋪設銅箔導電網(電阻10^4~10^6Ω)。
模擬測試:
用發煙法驗證氣流方向。
粒子計數器檢測動態/靜態潔凈度。
可擴展性:隔墻采用快裝模塊化板材,方便后期調整。
醫藥車間:
嚴格單向流,人流/物流完全獨立。
滅菌區(如VHP)緊鄰核心區。
電子車間:
AMC控制區(化學過濾器)靠近工藝設備。
防靜電接地貫穿全區域。
動線交叉:物流通道穿越人員更衣區→改用雙層傳遞窗。
壓差失效:門頻繁開啟導致壓差波動→增設氣閘室。
過度設計:非關鍵區采用ISO 5級→按實際需求降級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系統規劃出高效、合規的無塵車間布局。建議使用數字化工具(如AutoCAD或BIM)進行模擬,提前優化空間和氣流路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