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塵車間(潔凈室)的裝修設計需要綜合考慮環境控制、工藝流程、材料選擇及規范標準,確保滿足特定潔凈度等級(如ISO 1-9級)的要求。以下是關鍵要素的詳細分析:
潔凈度標準:根據行業需求(如半導體、醫藥、醫療器械、生物實驗室)確定ISO等級,例如:
ISO 5級(百級):用于芯片生產、無菌灌裝。
ISO 7級(萬級):醫療器械、精密電子。
氣流模式:
單向流(層流):垂直或水平層流,適用于高潔凈區域(如手術室)。
非單向流(亂流):通過高效過濾器(HEPA/ULPA)稀釋污染物,適用于較低潔凈區域。
換氣次數:萬級車間通常需15-25次/小時,百級需300-500次/小時。
圍護結構:
墻面/天花板:彩鋼板(巖棉/玻鎂夾芯)防塵、耐腐蝕,接縫處需密封處理。
地面:環氧自流坪(抗靜電可選)、PVC卷材,無縫隙、耐磨易清潔。
門窗:不銹鋼或鋁合金框,密閉性強,避免直角設計(圓弧角減少積塵)。
高效過濾:
末端過濾:HEPA(對0.3μm顆粒效率≥99.97%)或ULPA(超高效)。
三級過濾:初效(G4)、中效(F8-F9)、高效(H13-H14)組合。
壓差控制:相鄰區域壓差≥5-10Pa(如核心區正壓,污染區負壓),防止交叉污染。
溫濕度控制:溫度通常20-24℃,濕度45%-60%(電子行業需更低濕度)。
人員凈化:
更衣流程:一更(換鞋)、二更(潔凈服)、風淋室(風速≥20m/s,時間15-20秒)。
洗手消毒:非接觸式感應設備,配備酒精噴霧裝置。
物料傳遞:
傳遞窗:雙門互鎖,帶UV殺菌功能。
貨淋室:大型物料進入時使用。
防靜電措施:
地面電阻需符合ANSI/ESD S20.20標準(1×10^5~1×10^9Ω)。
工作臺、服裝采用導電材料。
微生物控制(醫藥/食品行業):
墻面/設備使用抗菌涂層。
定期臭氧或VHP(汽化過氧化氫)滅菌。
照明:LED潔凈燈具(嵌入式安裝),照度≥300lux,無塵易清潔。
電氣安全:
管線暗敷,插座、開關采用防爆型。
應急電源保障關鍵設備(如生物安全柜)。
驗收測試:
粒子計數:按ISO 14644-1進行多點采樣。
氣流可視化:煙霧測試驗證層流效果。
檢漏測試:PAO/DOP法檢測過濾器密封性。
日常監測:連續監測壓差、溫濕度、微粒數據,聯動報警系統。
GMP車間:需符合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》,強調可追溯性與文件記錄。
電子行業:關注AMC(氣態分子污染物)控制,如安裝化學過濾器。
節能設計:采用變頻風機、熱回收裝置降低能耗。
靈活性:模塊化隔墻便于后期改造升級。
通過系統整合以上要素,并結合具體行業標準(如GMP、FDA、IEST),才能實現無塵車間的高效、安全與合規運行。設計階段建議使用BIM建模優化空間與管線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