凈化工程公司的 ISO 14644 檢測流程 是確保潔凈室性能符合國際標準的核心環節,涉及粒子計數、氣流、壓差等多維度測試。以下是 完整檢測流程及關鍵細節,適用于食品、醫藥、電子等行業潔凈室驗收或定期監測。
空態(As-Built):設施完工,設備就位但未運行(首次驗收常用)。
靜態(At-Rest):設備運行但無人員操作(常規監測狀態)。
動態(Operational):正常生產狀態(驗證實際使用環境)。
溫濕度:控制在設計范圍內(如22±2℃,濕度45±5%)。
壓差:確保相鄰區域壓差≥5Pa(防止交叉污染)。
自凈時間:需提前完成自凈(通常15-20分鐘)。
粒子計數器:校準符合ISO 21501-4標準,流量誤差≤±5%。
風量罩/風速儀:測量送風量,誤差≤±3%。
壓差計:量程0-60Pa,精度±1Pa。
采樣點數量:按公式計算(√潔凈室面積,最少2個點)。
采樣量:每個點至少 1m3(如檢測0.5μm粒子)。
合格標準:
潔凈等級 | ≥0.5μm粒子限值(顆/m3) |
---|---|
ISO 5 | ≤3,520 |
ISO 7 | ≤352,000 |
ISO 8 | ≤3,520,000 |
風速均勻性:單向流潔凈室(如層流手術室)風速 0.36-0.54m/s。
換氣次數:非單向流潔凈室(如食品包裝車間)換氣次數 ≥15次/h。
標準要求:潔凈區對非潔凈區壓差 ≥10Pa,相鄰房間 ≥5Pa。
測試方法:微壓差計測量,持續監測 ≥15分鐘。
測試步驟:
人為污染(如發煙);
記錄粒子濃度降至標準值 100:1 所需時間(通常≤20分鐘)。
標準范圍:
溫度 18-26℃(制藥行業通常20-24℃);
濕度 45-65%(電子行業需≤40%防靜電)。
浮游菌:采用撞擊式采樣器(如MAS-100),符合 GMP/ISO 14698。
沉降菌:90mm培養皿暴露 4小時,限值參考 EU GMP A/B級。
確認檢測方案、采樣點分布、人員分工。
順序建議:
壓差測試 → 2. 風速/風量 → 3. 懸浮粒子 → 4. 微生物(如有)。
使用 Excel/專業軟件(如PMS粒子監測系統)統計超標點。
常見問題:
粒子超標 → 檢查過濾器密封性;
壓差不足 → 調整風閥或補風量;
微生物污染 → 加強消毒或更換高效過濾器。
報告內容:
檢測數據表格;
CFD氣流模擬圖(可選);
不合格項整改建議。
問題 | 可能原因 | 解決方案 |
---|---|---|
粒子計數超標 | 高效過濾器泄漏 | PAO/DOP檢漏,更換過濾器 |
壓差波動大 | 風量不平衡 | 調整送/排風比例 |
自凈時間過長 | 氣流組織不合理 | 優化回風口位置 |
微生物檢測不合格 | 消毒不徹底 | 增加臭氧熏蒸頻率 |
某藥廠無菌車間ISO 5級檢測失敗分析
問題:0.5μm粒子超標(檢測值4,200顆/m3,標準≤3,520)。
原因:高效過濾器邊框密封膠開裂。
整改:更換過濾器并重新檢漏,復測合格。
ISO 14644檢測是潔凈室性能的“體檢報告”,必須由 專業第三方機構 或 具備CNAS資質 的團隊執行。建議 每年至少1次全面檢測,關鍵區域(如A級層流)可季度監測。
(附)檢測報告模板關鍵頁示例
| 檢測項目 | 標準要求 | 實測值 | 結果 | 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| | 0.5μm粒子 | ≤3,520 | 2,980 | 合格 | | 換氣次數 | ≥15次/h | 18次/h | 合格 | | 壓差(對走廊) | ≥10Pa | 12Pa | 合格 |
如需進一步優化潔凈室性能,可結合 CFD氣流模擬 或 實時粒子監測系統 進行長期管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