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概況:
蕪湖某IDM半導體企業,主營車規級功率器件,擁有萬級潔凈車間12,000㎡,原空調系統年耗電量占全廠35%。
改造動因:
電費成本過高(年空調電費約480萬元);
溫濕度波動大(±2℃/±5%RH),影響芯片良率;
響應安徽省“雙碳”政策要求。
改造模塊 | 具體措施 | 技術亮點 |
---|---|---|
制冷主機替換 | 更換2臺磁懸浮離心式冷水機組(COP 6.5) | 比原螺桿機節能40%,無油設計降低維護成本 |
智能控制系統 | 加裝AI算法溫濕度調控+負荷預測系統 | 動態調節送風量,減少冗余能耗15% |
熱回收利用 | 回收排風余熱用于車間熱水供應 | 年節省燃氣費用18萬元 |
風管優化 | 采用CFD模擬重構氣流組織,減少壓損 | 風機功耗降低22% |
變頻技術全覆蓋 | 水泵、冷卻塔風機全部升級為永磁變頻驅動 | 部分負載效率提升30% |
能耗對比(改造前后12個月數據):
指標 | 改造前 | 改造后 | 降幅 |
---|---|---|---|
年耗電量(萬kWh) | 320 | 192 | 40% |
單位面積能耗(kWh/㎡) | 267 | 160 | 40.1% |
溫濕度波動 | ±2℃/±5%RH | ±0.5℃/±2%RH | 控制精度提升 |
經濟效益:
直接節省:年減少電費支出 192萬元(電價按0.8元/kWh計);
隱性收益:良率提升1.2%,年增產值 600萬元;
投資回收期:總投入580萬元,3.02年回本(含政府補貼)。
政策補貼:
獲蕪湖市節能改造補貼(20%×580萬)= 116萬元;
安徽省綠色制造獎勵 50萬元。
半導體/光電行業:
同類潔凈車間改造后平均節能35%-45%,良率提升0.8%-1.5%。
新能源汽車零部件:
電池干燥車間適用熱回收技術,可降本25%+。
跨區域復制:
合肥某面板廠借鑒該案例,年省電費超300萬元。
痛點:高精度環境控制與節能的平衡
采用數字孿生預演調控策略;
保留10%傳統機組作為應急備份。
解決方案:
痛點:初期投資壓力大
通過EMC(合同能源管理)模式分期支付;
申請長三角一體化綠色基金低息貸款。
解決方案:
改造前必做:
至少3個月能耗基線監測;
優先改造能耗占比>20%的系統。
供應商選擇:
推薦本地服務商(如蕪湖艾默生授權中心),響應速度更快。
長期維護:
每季度清洗換熱器,AI系統每月迭代算法。
該案例證明,半導體車間空調改造可通過技術升級+智能管控實現短期回本,并提升生產質量。蕪湖市政策支持(補貼覆蓋20%-30%成本)進一步降低企業風險,建議同行參考以下路徑:
能效診斷→方案定制→政策申報→驗證優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