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針對醫藥行業GMP車間凈化工程的7大核心驗收指標詳解,結合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》(GMP 2023修訂版)及ISO 14644-1標準,從技術參數到檢測方法全面解析服務標準:
標準要求:
A級(ISO 4.8):≥0.5μm粒子≤3520顆/m3(動態)
B級(ISO 5):≥0.5μm粒子≤3520顆/m3(靜態)
C級(ISO 7):≥0.5μm粒子≤352,000顆/m3
D級(ISO 8):≥0.5μm粒子≤3,520,000顆/m3
檢測方法:
使用激光粒子計數器(校準有效期內的),采樣點按面積開平方根確定(如20㎡車間至少5點)。
常見問題:
動態測試不合格→檢查人員更衣程序或設備產塵點密封性。
標準要求:
不同級別區間壓差≥10Pa(如B級對C級)
潔凈區對非潔凈區≥15Pa
產塵房間保持負壓(如稱量間)
檢測工具:
微壓差計(精度±1Pa),測點位于門縫或墻面中下部。
優化建議:
安裝壓差可視報警裝置,聯動空調系統自動調節風量。
A級層流區:
垂直流風速0.36-0.54m/s(GMP附錄1)
水平流風速0.45-0.6m/s
B/C級亂流區:
換氣次數≥25次/h(B級)、≥15次/h(C級)
檢測要點:
風速儀距FFU出風面30cm測量,均勻布點(避開墻角1m)。
藥品生產通用標準:
溫度18-26℃(特殊工藝如凍干制劑需2-8℃)
濕度45%-65%(固體制劑需≤55%防吸濕)
允許波動:
溫度±2℃/h,濕度±5%/h
傳感器布設:
每200㎡至少1個監測點,避開送風口。
檢測標準:
PAO法(氣溶膠光度計),上游濃度20-80μg/L
泄漏率≤0.01%(A級)或≤0.05%(B/C級)
失敗原因:
過濾器邊框密封膠開裂→更換為醫用級硅膠(耐腐蝕)。
沉降菌(φ90mm培養皿):
級別 | 暴露時間 | 限值(CFU/皿) |
---|---|---|
A | ≤4h | ≤1 |
B | ≤4h | ≤5 |
C | ≤4h | ≤50 |
浮游菌:
A級≤1CFU/m3,B級≤10CFU/m3(需用撞擊式采樣器)。
流型驗證:
A級區需可視化煙霧試驗,證明單向流無渦流。
自凈時間:
從ISO 8級恢復到ISO 5級應≤20分鐘(100:1粒子濃度衰減測試)。
文件審查:
設計圖紙(需體現人流/物流/廢物流)、DQ/IQ/OQ/PQ驗證文件。
靜態驗收:
空態檢測潔凈度、壓差、風速(施工方完成)。
動態驗收:
模擬生產狀態測試(第三方CNAS實驗室參與)。
整改閉環:
對不合格項出具CAPA(糾正預防措施)報告。
材料合規性:
墻面/地面需耐消毒劑腐蝕(如過氧化氫、季銨鹽)。
數據完整性:
溫濕度/壓差數據需自動記錄并存儲≥3年(不可手動修改)。
問題:動態測試浮游菌超標(12CFU/m3)
根因:灌裝機傳動軸密封不嚴導致微粒泄漏
整改:更換為磁懸浮無接觸傳動+增加局部層流罩
通過以上7項指標的嚴格把控,可確保凈化工程公司服務符合GMP“設計確認-運行確認-性能確認”的全鏈條要求,建議選擇具有醫藥工程專業資質(如GB/T 51133-2015認證)的服務商合作。